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图一所示的这本著作的作者是谁?该作者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图二所示的这本著作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个阶级哪一派别?这一派别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图三刊物反映当时中国思想界兴起什么运动?它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

(4)上述材料反映中国思想界学习西方是如何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

 

(1)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2)康有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主张变法,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3)新文化运动。影响: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4)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解析】(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图一是《海国图志》,这是魏源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图二是《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这是康有为的著作,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除了康有为之外,还有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他们都主张变法,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3)图三是《新青年》,这是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刊物。其主要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是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演变过程从科技、制度、思想方面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思想解放贯穿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始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   卢梭提出:“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材料三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                              

——1919年5月1日《新青年》3卷3号

(1)材料一中,莎士比亚是近代欧洲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指出这场运动核心思想的主要诉求。(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2分)

(3)为反对“尊重孔教”,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分)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2分)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向傲慢的英国人惊奇地发现:“身上的衣服是德国缝制的,少女们周末穿的漂亮披风与上衣来自德国。更让人吃惊的是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产自德国……连周末歌剧院里上演的歌剧也是德国人创作的,演员无一例外是德国人。”可见,当时傲慢的英国人

A. 意识到了德国的崛起    B. 推崇德国文化

C. 注意到了德国的威胁    D. 喜爱德国产品

 

查看答案

莫言在小说中构造出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与此风格手法类似的文学作品是

A. 《百年孤独》    B. 《安娜·卡列尼娜》    C. 《老人与海》    D. 《巴黎圣母院》

 

查看答案

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儿·法盖说:“……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材料所说的文学流派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荒诞主义

 

查看答案

在1956年5月2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说“在艺术方面的百花齐放的方针,在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有必要的”,并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这意味着

A. 学术艺术领域的各种观点都可以发表

B. “双百”方针有不可忽视的政治前提

C. 党对学术艺术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D. 学术艺术研究将失去正确的方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