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定都南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纂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真天命诏书》也”,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由此可见他
A. 彻底排斥中国传统的文化 B. 赞赏西方的宗教和政治制度
C. 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 D.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愚民政策
鸦片战争后的头十年,中国人口依然保持着继续增长的势头,到咸丰元年太平天国革命的前夕,人口达到43200余万,比1840年净增1900余万。这一状况表明当时中国
A. 受到外国侵略影响 B. 农耕经济继续发展
C. 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D. 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发表了充满民族主义的演说。这次演说,唤醒了留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了他们的革命热情,令那些迷惑于保皇的留学生幡然醒悟,快速转向了革命。这说明
A. 东京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心 B. 推翻清政府的时机成熟
C. 革命思想传播进一步深入 D. 孙中山的革命威望崇髙
陈立在《白虎通疏证·封公侯》中说:“天子以别子为诸侯,其世为诸侯者,大宗也。诸侯以别子为卿,其世为卿者,大宗也。卿以别子为大夫,其世为大夫者,大宗也。大夫以别子为士,其世为士者,大宗也。天子建国,则诸侯于国为大宗,对天子而言则为小宗。”该材料主要反映出
A. 宗法制维系了统治秩序
B.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特权
C. 分封制加强了地方统治
D. 分封制扩大了统治区域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A.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五经》的记诵,还包括沼、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假如只知道有第一场,那么这个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1/4甚至1/5而已。材料旨在说明
A. 科举考试存在复杂程序 B. 应该全面评判科举制度
C. 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 D. 应辩随评价八股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