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就市场角度而言,其积极...

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就市场角度而言,其积极意义在于

A. 推动了农业产品的商品化    B.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 消除了农民对政府的不满    D.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规定以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农民在缴纳固定粮食税后可将剩余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这样促进自由贸易发展,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A项正确。BD两项属于新经济政策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排除。 C属于新经济政策的政治意义,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睛:解决本题的两个关键:一是“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二是“市场角度而言”,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5~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的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B. 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C.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查看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工业生产开始进入大企业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仅出现在欧洲主要国家

B. 促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C. 不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

D.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查看答案

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政策都不能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是

A. 政治腐败    B. 重农抑商思想的支配

C. 农民起义的打击    D. 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查看答案

18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突飞猛进,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其根本原因是

A. 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    B. 物质利益的驱动

C.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美洲劳动力缺乏

 

查看答案

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的是

A. 鸦片战争的爆发    B.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C. 《南京条约》中的巨额赔款    D.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侵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