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烧瓷”是指外国客商根据本国需要前来中国订制的瓷器。荷兰东印度公司曾于1786年在中国订制了一批五彩咖啡壶。它反映了
A. 中国瓷器逐渐融入全球贸易网络
B. 订制瓷器是为了迎合欧洲皇室的需要
C. “订烧瓷”成为中西贸易的主体
D. 外销成为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尃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 自给自足 B. 靠天吃饭
C. 精耕细作 D. 广种薄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炀帝)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余人,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谷浑(少数民族政权),驻军青海,遇雨雪,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之,又逆征数年之赋,穷侈极奢……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摘自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材料二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对隋炀帝的评价观点及主要依据。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对人物进行评价的主要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7年的议会改革取消11个“衰败选区”选派两名议员的权利,35个“衰败选区”由两名议员减少为一名;增加了人口密集的新兴工业城市的议员名额;规定城市居民中凡每年交付10镑以上房租、居住期限不少于一年、缴纳济贫税者,农村居民中凡全年收入不少于40先令的土地所有者,都享有选举权。这次改革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进一步扩大了选举权,增加了选民人数,使选民总数从135万增加到了250万。
——马林《英国议会研究》
材料二英国的议会改革沿着两方面进行,一是废除不合理的议会选举制,扩大选举权,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更广泛的进入议会的机会。增加在议会中的代表名额,达到控制下议院的目的;二是削弱上议院的权力,加强下议院的权力,使下议院成为掌握立法大权的资产阶级独立的立法机构,并通过它的执行机构内阁来管理国政。英国的议会改革是通过几次议会改革法案才逐步完成的。
——阎海云《略论英国议会的改革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议会改革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
——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材料二1988年12月21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再次谈到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问题。他说:“世界总的局势在变,各国都在考虑相应的新政策,建立新的国际秩序。霸权主义、集团政治或条约组织是行不通了,那么应当用什么原则来指导新的国际关系呢?我认为,中印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经得住考验的。”
——郑瑞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
材料三2015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登上联合国讲台,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这是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并分析这一原则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经得起考验”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共通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潮作为一个大系统,它是自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社会变革思潮的总称。其中包括: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开眼看世界”思潮;农民革命派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潮;洋务派的“自强”、‘求富’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君主立宪思潮;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潮;激进民主主义者的“科学与民主”思潮等。这些思潮作为子系统,构成了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全部内容,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从“开眼看世界”到办洋务,再到维新、革命,一直到最后倡言科学与民主并行,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累加,而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近代向西方学习,从本质意义上说,是向资本主义学习。
材料二国人从开眼看世界,到被动的办洋务,最后终于捕捉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富强之“本”,也即认识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中国的封建制度。……每次战争的屈辱,都导致一次民族的觉醒和民族主义的高涨,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潮正是由此为前提而兴起的。作为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启蒙期,所呈现的更多的还有一种“不成熟”’,但这却是一个最为不易的过程。
——以上均选自王建吾《论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重要因素。并概括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不成熟”和“最为不易”进行说明。(举一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