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一书中说:自1980年以来,(经济)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80年代在拉丁美洲,1994年在墨西哥,1997年在东南亚,1998年在俄罗斯,1999年在巴西。到目前为止,每次危机都在其高峰时,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被迅速制服,虽然每一次都距离灾难的边缘又近了一点。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A. 国际经济体系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 经济危机是可以避免和被遏制的
C. 经济危机具有向外蔓延的危险性
D. 跨国公司是遏制危机的主要力量
为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943年英国推出“凯恩斯计划”,指出拥护自由贸易的前提是必须强制顺差国花掉顺差余额;美国推出“怀特计划”,认为捍卫自由贸易的目的是允许顺差国积累债权。这表明英美两国
A. 激烈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
B. 在经济实力上仍不相上下
C. 阻碍了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 都在否定自由贸易的准则
1918年后,西方各国对苏联采取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但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年~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 美英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B. 美英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效用
C. 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
D. 苏联新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效果
1933年8月,中国《东方杂志》发表的《风靡世界的经济统制论》写道:“苏俄的五年计划上的新生活,不单是该国的一大经济的试验,实在是人类全体的经济生活之一大社会主义试验。”此言论( )
A.表明学习苏联成为了世界潮流
B.肯定“五年计划”试验的价值
C.揭示了计划经济适合人类全体
D.说明了自由主义经济已被摒弃
俄共(苏共)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起先打开了一半,我们说:实行地方性的商品流转。但是地方流转根本没有守住自己的地方性的范围之内,它冲出去了。于是我们再打开一半,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于是就有了新经济政策。”材料中“打开”的本质含义是
A.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 通过租让制吸纳外国资本
C. 允许农民进行农产品交换
D. 承认和运用市场经济关系
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曾有媒体以“新保守主义”来形容她,认为她在位期间(1979—1990年)一连串的改革行动是要将英国带回到亚当斯密时代。下列措施中最有可能是其实施的是( )
A. 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与征税 B. 重要产业收归国营
C. 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 D. 扩大失业救济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