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材料三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四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主要的社会福利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变迁对我国有何启示。

 

(1)背景:经济危机严重,贫困(失业)人口增多。 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2)举例说明:新政中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 实质:罗斯福新政是在不触动(或维护、保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局部调整。 (3)原因: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不利于激励公民的工作积极性;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4)启示:应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福利政策;应坚持政府主导,依靠社会力量发展福利事业。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可以得出当时经济危机严重;由“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可以看出贫困(失业)人口增多。第二小问措施,根据材料和结合罗斯福新政所学的知识可从解决民众生活困难和失业问题、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以工代赈等方面作答。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说明:材料二中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言论是“叛变了他的阶级”“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据此可知罗斯福采取了一些表面看来违背资产阶级利益(《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和有利于工人和普通民众利益的措施(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第二小问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作为美国的总统,他根本上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所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是以退为进的措施,是在不触动(或维护、保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局部调整。 (3)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四中的“(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可以得出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由材料三中的贫富差距缩小可以看出社会福利政策实际上在奖懒罚勤,不利于激励公民的工作积极性;由材料四中的“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 可以得出经济增长速度降低;由“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可以得出贫困人数增加;由材料四中的“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可以得出社会不满。 (4)本问考查学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回答。题目中所述材料反映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针对消极影响进行了调整。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福利政策是必须有的,但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应该应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福利政策;应坚持政府主导,依靠社会力量发展福利事业。(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这是从古至今历史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探析古代和近代经济的发展,对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材料一   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进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教材归纳农具进步的表现及意义

材料二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4《清明上河图》中的商运场景    5丝绸之路上的驼队

6清代嘉庆年间的北京东四牌楼    7清代苏州的“全晋会馆”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四幅图可归纳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哪些重要信息?商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 在民国时期的经济大家庭中,既有又老又保守的“婆婆”,也有年轻且掌握大权的“丈夫”,民族资本主义就像一个可怜的寄人篱下的“童养媳”,仰人鼻息,举步维艰……但是自从民族工业这个“童养媳”进了家门,自然经济这个“婆婆”的地位便日益受到了威胁。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主要有几种经济成分,并分析“童养媳”在“家庭”中的地位。

 

查看答案

下表为区域性合作组织的三种模式

模式

特点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下列选项中组织与模式对应正确的是

A. 欧洲联盟﹣﹣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2亚太经合组织﹣﹣模式3

B. 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1欧洲联盟﹣﹣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模式3

C. 亚太经合组织﹣﹣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2欧洲联盟﹣﹣模式3

D. 欧洲联盟﹣﹣模式1上海合作组织﹣﹣模式2亚太经合组织﹣﹣模式3

 

查看答案

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

A.彻底冲破了个人崇拜的束缚      B.试图突破旧模式,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C.开垦荒地和玉米运动成效明显    D.农业方面成效明显,工业方面无所作为

 

查看答案

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依次是“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回归理想的实验”应指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赫鲁晓夫改革    D. 斯大林模式

 

查看答案

1929~1933年间,美国不少著名文化人被卷入赤贫人群,《愤怒的葡萄》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只好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B. 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C. 资本家的残酷剥削    D. 生产绝对过剩导致危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