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4月17日《大公报》注:“他们(当时的上海居民)看着外国事,不论是非美恶,没有一样不好的;看着自己的国里,没有一点是好的,所以学外国人惟恐不像。”材料表明当时上海居民
A. 生活方式和日常消费西方化 B. 注重传统习俗与西方习俗的融合
C. 盲目崇洋和讲求虚荣 D. 从不接受西方的习俗
1913年1月,《大公报》发文描述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对材料信息归纳最为完整准确的是
A. 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法令 B. 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 风俗变革具有政治色彩 D. 维新变法主张断发易服
新中国建设道路,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额完成;“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八五”(1991—1995):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空格处的主题词应该是( )
A. 改革开放,走向兴起 B. 解决温饱,成效显著
C. 小平南巡,改革深化 D. 指令登场,市场控制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
A.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 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
A. 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 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C. 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 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