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位英国人说,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句话反...

一位英国人说,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句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矛盾

B. 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的矛盾

C. 中英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矛盾

D. 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

 

D 【解析】由题干中“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可知,这反映出英国殖民者害怕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导致他们利益受损。这说明了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存在着市场竞争,殖民资本千方百计想压制民族资本的发展。题干中“机器不宜进中国”即禁止向中国输入机器,其反映的本质问题即是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之间的矛盾。故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B. 美国独立的影响

C. 工业革命的影响    D. 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

 

查看答案

《管子》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鍼(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小马车)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由此可知当时

A. 各行业分工比较细致    B. 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经成熟

C. 官营冶铁业相当发达    D. 铁器在生产生活中地位重要

 

查看答案

《清代外销瓷》一文作者认为:康乾时期大量外销并被西方人作为官窑精品收藏的外销瓷其实并不是官窑产品,而是出自民窑。作者的主要判断依据是:

A. 产品用途    B. 釉色的区别    C. 制作技术    D. 产品质量

 

查看答案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 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 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 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 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查看答案

“唐宋(以后),……由于货币性收入的增长,一定程度改变了农户的消费结构,开始出现从自给型消费向货币型消费转化的趋势。”下列对材料信息说明有误的是: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收入类型的改变影响了农民的消费结构

C. 农业生产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D. 唐宋时期农村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