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等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汉元帝初元二年,关东遭灾,朝廷下旨:“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赐寒者衣。”
——《西汉会要》
“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无衣丐者,许送近便居养院,给钱米救济”,“京师旧置东、西福田院,以廪老疾孤穷丐者,其后给钱粟者才二十四人,英宗命增置南、北福田院,并东西各广官舍,日廪三百人。岁出内藏钱五百万给其费,后易以泗州施利钱,增为八百万”“八月,置安济坊养贫病者,仍令诸郡县并置”“安济坊钱米依居养法,医药如旧制”。
——《宋史·食货志》
材料二 我们补救的措施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其目的在于救济,减少和预防未来的失业,第二类是为了在当前紧急情况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来救援失业者,我们社会保险立法就是解决第一种的尝试,我们的工赈计划则是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尝试。
——王营宝《浅析罗斯福时期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根据两则材料,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社会保障的主要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国社保措施的特点有何不同?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认为“文明兴衰的基本原因是挑战和应战。一个文明,如果能够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诞生和成长起来”。而要成功应对挑战,就要打破旧的体系的束缚,这个体系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打破这个体系的过程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
根据材料结合近代经济史所学知识,举出实例对材料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符合逻辑。)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东晋以来随着北方人口的不断南迁,江南的开发速度日益加快。宋朝时期形成了“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局面。农业的进步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民营手工业在宋代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制茶业和制瓷业最出色,成为了当时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这些行业的繁荣带动了农业商品化的扩大。当时的海船载重大大增加,在泉州出土的宋船重量约为250吨,属于中等船。宋朝在当时国际军事舞台上远逊于汉唐,其政治弱势地位使它缺乏胸怀世界、吞并八荒的政治抱负……十字军东征、塞尔柱突厥人的兴起迫使阿拉伯商人把海外贸易视线转移到东方,向东方开辟新商路。北宋中叶,西夏控制了河西走廊,宋政府规定只许“自广州路入贡,更不得于西番出入”。从大食来访的使节“贡赋不绝”,宋代海外贸易直接和间接地扩及欧洲、中东、东非、印度、东南亚以及日本朝鲜等地。
——摘自王树伟《宋代海外贸易研究》
材料二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和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件事把世界上最遥远的部分联结在一起,让它们能够互通有无,能够增加彼此的快乐,能够促进彼此的工业。其中,这些发现的一个主要的影响就是将商业体系提升到了一个壮观和光荣的程度,如果没有这些发现,商业体系要达到这一程度是不可企及的……两个新世界对欧洲的工业打开了大门,它们两个都比旧世界更巨大、更广阔,其中美洲市场还每天都在成长得更巨大。
——摘自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三 何以哥氏(哥伦布)、维氏(达加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丝绸之路与前代相比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两件事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航海事业“随郑君之没以俱逝”的原因。
19世纪中期英国号称“世界工厂”,但其地位在20世纪初为美国所取代,21世纪初标识着“中国制造”的产品流遍美国市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 大国的兴衰不过百年 B. 多极化下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C. 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D. 经济全球化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英国政府和法国右翼政党脱欧的呐喊声还没有消退,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国申请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新闻已经铺满了网络。这些事件说明( )
A. 欧盟的一体化进程面临挑战 B. 中国的国际威望越来越高
C.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D. 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正在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