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京津冀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下表是某同学收集的相关资料:
时间 | 历史资料 |
1878年 | 清政府在唐山正式成立“开平矿务局” |
1878年 | 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貽来牟机器磨坊 |
1895年 | “公车上书”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 |
1895年 |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
1897年 | 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后出版译著《天演论》 |
1912年 | 清帝颁布退位诏书 |
1917年 | 范旭东在天津创办永利碱厂 |
1917年 | 《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
1919年 |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
1924年 | 孙中山北上京津,宣传新三民主义 |
1949年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 |
请从材料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论证“京津冀地区见证了中国某一方面近代化进程”这一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从1927年建立起,对内致力于消除军阀割据,实现国家统一,应对共产党挑战,巩固国民党政权,发展经济,解决财政赤字。对外收回关税主权,废除不平等条约,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从表面上看,一个进步的新的中国似乎正在崛起。仅在进步的表象之下,存在着社会经济不公正和财政赤字严重等根本问题。国民政府占人口80%的农民所处的困苦和古老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等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无所作为。支持国民政府的军阅、将领、官员、商人、高利贷者,也是大土地所有者,他们不希望因改定现状而引起社会混乱。据国际联盟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华南地区的雇农和半雇农占农村人口的60%—90%,他们除了将收获粮食的40%——60%交作地租外,还要替佃主缴纳正常的地税和附加税(附加税为正常地税的35%——35%不等)。农民被剥削到了极限,只有一场革命能解救他们。此外,抗战全面爆发后,由于沿海省份落入日军之手,导致关税收入丧失,加之军费开支不断增加,财政赤字更加严重。为此,政府采取增加纸币发行量全的手段。纸币发行量从1937年抗战爆发时的19亿元法币住付到1945年的10319亿元法币,导政通货膨胀和经济灾难,甚至摧毁了国民政府。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面临的危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摆脱统治危机的措施和效果。
基辛格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一书中说:自1980年以来,(经济)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80年代在拉丁美洲,1994年在墨西哥,1997年在东南亚,1998年在俄罗斯,1999年在巴西。到目前为止,每次危机都在其高峰时,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被迅速制服,虽然每一次都距离灾难的边缘又近了一点。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A. 国际经济体系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 经济危机是可以避免和被遏制的
C. 经济危机具有向外蔓延的危险性
D. 跨国公司是遏制危机的主要力量
1955年,世界贸易额增长至新的记录,但不发达国家的贸易量却徘徊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水平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贸易甚至下跌了。1956年8月,苏联提出在联合国框架下召开世界经济会议,以商讨成立面向所有国家开放的贸易组织。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A. 贸易机制存在明显不足 B. 金融体系缺乏制度基础
C. 战后世界整体发展加快 D. 自由贸易秩序亟待重建
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决定在1960年底1.29亿城镇人口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同时决定1961年至1962年,城镇粮食销量争取压缩到480至490亿斤,比上年度减少30至40亿斤。这些政策的实施在当时
A. 解决了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 B. 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C. 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 D. 有利于恢复国民经济
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
A. 市场经济理论已经形成 B. 左倾错误弥漫阻滞探索进程
C. 对苏联模式做了有效反思 D.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