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苏州账房“散放经丝,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机户织成绸缎,送归账房批售,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持账房为生”。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A. 手工工场已普遍开设 B. 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包买商
C. 账房就是手工工场主 D. 行会对丝织业生产进行漏斗
《史记·货殖列传》描述秦汉时期“(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火耕而水耨,”而到东晋南朝时己是“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种变化与下列哪则史料相关
A. “今有劲卒百万,文武如林,鼓行而摧遗晋,若商风之陨秋箨。”
B. “人伫鸿雁之歌,士蓄怀本之念,莫不各树邦邑,思复旧井。”
C. “自戎狄内侮,有晋东迁,中土遗氓,播徙江外。……百郡千城,流寓比室。”
D. “嗣后各省开星荒地,俱再加宽限,通计十年,方行起科”
宋代徐州冶铁业计有“三十六冶……冶各百余人”;信州铅山等地铜铅矿作坊主人“常雇募集十余万人……得铜铅数千万斤”;韶州铅银锡等矿区“四方之人弃农……慕利而至者不下十万”。从材料可以看出
A. 宋代各地手工业规模明显扩大 B. 宋代手工业内部分工更加明细
C. 宋代手工业保持世界先进地位 D. 宋代手工业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下表是唐宋律令对丝织品输出规定的比较。由此可知
A. 唐宋时期对外贸易繁荣 B. 宋代不再对外贸进行监管
C. 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 宋代丝织品质量明显下降
王阳明认为:“凡看经书,要在致吾之良知。取其有益于学而已,则千经万典,颠倒纵横,皆为我之所用。据此,王阳明
A. 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目的 B. 指出发现良知的主要途径
C. 认为儒学可激发内在情感 D. 主张用儒学经典指导实践
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 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 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 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 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