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最为密集和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A.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B. “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 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社会经济,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要求的是阻碍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内在、人为因素,CD项属于外在因素,排除;A项不属于人为因素,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明清社会经济向外发展,B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影响 【名师点睛】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后果分析: 1、原因: ①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②清初实行海禁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东南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后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也受统治者盲目自大观念的影响。 ③从根本上看,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是由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 2、后果: ①明代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封建自然经济,使之难以瓦解; ②“海禁”的后果:日本对中国的商品需求量扩大,“海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 ③清代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隔绝了中西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与“第一次商业革命”相对应的是

A. 开始形成民间集市——草市

B. 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C. 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D. 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大商帮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的作者曾写道:历朝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盐铁和酒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古代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中国

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及其影响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征和影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制作产品。上述现象反映了

A. 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    B. 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

C. 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    D. 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

 

查看答案

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 耧车    B. 翻车    C. 风力水车    D. 筒车

 

查看答案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 需要大量劳力

B. 适时增加肥力

C. 提倡精耕细作

D. 善于积累经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