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观点的是( )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有人说:“‘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的意义。”此人最有可能是( )
A. 马丁·路德 B. 普罗泰格拉 C. 薄伽丘 D. 孟德斯鸠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学术思想大放异彩,下列言论属于墨家学派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C.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D.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英国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变化
年份 | 英国人口(千人) | 城市人口(千人)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
1751 | 7390 | 1657 | 22% |
1801 | 10755 | 3488 | 32% |
1851 | 20879 | 11194 | 54% |
(依据赵煦《英国早期城市化研究》)
(1)阅读上表,概括1751~1851年英国人口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源。(4分)
材料二 某学者认为经济问题的解释要避免就经济论经济,孤立地看待经济问题的做法,经济与其他历史问题因素之间是紧密关联的,为此他引用了如下公式:
经济事件(现象)=经济+政治+科技+思想
(2)请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公式中的经济因素与其他因素的联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一带一路”是自东向西的东西经济交流共荣之路,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史西洋”,“皇上命和等帅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所以宣德化(朝廷的恩德)而柔(安抚)远人也”。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之达伽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郑和。”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达伽马的航海活动的不同点?
材料二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节选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材料三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对比中国“一带一路”构想与近代西方国家的对外交往在方式上的不同。
材料四 “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开始执行,共有15个欧洲国家接受援助。到1951年底,美国共向它们拨款131.5亿美元。“马歇尔计划”解救了一些西欧国家的燃眉之急,促进了经济恢复,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美国借此把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与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3)某些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存有疑虑,称其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你如何认识这一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结合图一、图二所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说明其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意义?(4分)
材料二 一个大都市的形成,总有其特定的原因。在李唐统治的三百年中,扬州是一个比较安定的区域……处于江淮之间的重要地理位置。周围资源丰盛,物产富饶,经济基础雄厚……又是南北交通的枢纽,江淮的漕米、盐铁和各种货物,都要由扬州转运至各地。
——王鸿《扬州散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扬州繁荣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歌以言志,歌以抒情。
《在希望的田野上》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 《春天的故事》迅速唱遍大江南北: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 |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