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免于匮乏的自由,用世界性的术语来说意味着每个国家都几乎可以为其国民提供一个健康的和平时期的生活。”这是罗斯福总统在国会演讲时说过的一句话。在当时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理念的新政措施是
A.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 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C.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 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930年2月17日,日内瓦关税休战会议召开,会议拟定的两个休战文件,因各国利益冲突,未能得到一致批准,会议以失效告终。这给世界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世界留易体系遭冲击 B. 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C. 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D.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联的“八五”计划顺利完成,但随后经济增长率停滞和下降,“九五”“十五”计划均未完成。导致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
A. 改革措施过于激进 B. 没有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
C. 世界经济危机影响 D. 个体生产束缚了农业发展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试图
A. 发展私营企业 B. 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C. 放弃斯大林体制 D. 推行市场经济体制
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在农业方面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实现集体化,但农业的产量却是非常令人失望。这说明
A. 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化的道路弊端严重
B. 一五计划严重脱离了当时苏联国情
C. 农业集体化拖累了苏联的工业建设
D. 战争环境致使苏联忽视了农业生产
据统计,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31年苏联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这反映了
A. 新经济政策实际上并未停止实行 B. 斯大林模式下苏联机械工业落后
C. 经济危机促使美苏从对立到和解 D. 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发展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