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将《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创立“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官任职联系起来。这些做法有助于
A. 改造传统儒学
B. 宣扬社会教化
C. 打击豪强地主
D. 选拔实用人才
以下各项对图示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 营建陪都洛邑没起到拱卫都城镐京的作用
B. 分封功臣吕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
C. 分封商代贵族微子启不利于稳定西周政局
D. 姬姓诸侯国分布大体与当时的主要农业区吻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205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后,着手革除原来的氏族组织,实行分封制和千户制。他遵循“幼子守产”的传统习惯,确立拖雷为汗位及蒙古本土的继承者;分封三子为“西道诸王”,分封诸弟为“东道诸王”,诸藩王奉大汗为宗主。分封时,将土地、百姓分配给他们,诸藩王所分得的百姓即为其家产,管领这些百姓的千户则成为他们的家臣。全国百姓按十进制编组,分十户、百户、千户三级,共九十五个千户,并划定各千户的牧地范围。千户既是军事单位,也是地方行政单位,分别授予建国有功的贵族世袭管领。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铁木真军政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铁木真军政改革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秦统一中国开始,每一个朝代都有它的建立与灭亡,即“初”与“末”。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去读历史,就会发现,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朝代,不仅有“末”,还有一个时段被定义为“晚”,这三个时段即晚唐、晚明和晚清,都尚有数十年时间的延续。一般被称为’‘晚”的时代,虽然出现颓势,但是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却十分繁荣,一般都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
——摘编自商传《晚明社会转型的历史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朝代晚期的观点。(说明:对该学者观点表示赞同、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议会下院开会时,会议大厅里只有一张桌子,这张长条桌子从中间将大厅一分为二,执政党和反对党各坐一边,隔桌相望。更特别的是,两边前排就坐的议员连头衔都一一对应,一边是执政党的内阁成员,另一边则是与内阁成员相对应的“影子内阁”成员。1907年,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最终目标是寻找机会取代执政党的地位,转为正式的内阁。这种潜在的“替代危险”对执政一方起到制约作用,“影子内阁”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摘编自《民主与法制时报》
材料二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下表)。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
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年份
项目 年份 | 1760年以前 | 1761~1796年 | 1797~1820年 |
发布圈地法令 | 208项 | 1482项 | 1727项 |
圈占农民土地 | 310000英亩 | 1830000英亩 |
|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影子内阁”的特点和作用。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
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685
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 ……围绕着“争
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
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势力增强,这次都
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农田租佃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长期以来,佃农对地主大多表现为直接的人身隶属关系。宋代“不立田制",土地交易空前频繁,土地所有者与租佃者间的关系逐步演变为土地所有者、二地主(即租地转包者)和租佃者间的关系。尽管存在主仆名份,但政府承认主户和客户(有的是佃户)“皆齐民"。当时法律规定主佃双方要履行官版契约,佃户不能在租佃期离开佃种土地,如期限满则可离开。明代,租佃契约通常都写明不许将田地“转佃他人'、“私相授受"。清代永佃制盛行,地主将土地所有权分割成田底与田面,并将土地经营权以田面权形式转让与佃农。从此,地主对于田底,佃农对于田面,分别享有占有、收益和处置转让的权利。
一一据赵冈《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与地权分配》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租佃制的新变化。从宋至清租佃制度长期存续,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该制度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