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雍正皇帝曾说:“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逐重利,...

雍正皇帝曾说:“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逐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所难行。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下列对材料中的经济政策解读有误的是

A. 最早提出者是商鞅    B. 具有端正民风的目的

C. 用法律手段强行推进    D. 妨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解析】根据题干“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逐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等信息可以知道雍正帝说的是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最早由商鞅提出,A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可知具有端正民风的目的,B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题干中明显说到用法律手段强行推行是不可取的,只有采取劝导的方式,C项错误,符合设问要求。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后期妨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吕氏春秋·任地》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下田弃圳(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这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  )

A. 代田法已经出现

B. 注重精耕细作

C. 水利灌溉发展

D. 耕地面积增加

 

查看答案

数千年来,中国传统中非常重视以家庭副业、树艺木果、饲养六畜为内容的庭院经济。如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告诫子孙说,“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以蓄,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能守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可见,“庭院经济”

A. 有助于缓解古代农民的贫困    B. 适应了农产品市场化的需要

C. 立足于多种经营和自给自足    D. 是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

 

查看答案

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

A. 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B. 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

C. 原始农业出现    D. 个体小农经济出现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面对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的失败,张謇主张从底层做起搞地方自治,认为救国应以兴办实业和教育为基础,逐步达到地方自治,并在其家乡江苏南通付诸实践。自张謇于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开始,一个以机器纺织为龙头的南通近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不仅养活了数十万人,而且将南通带入近代工业先进的行列;为提高民众素养,他陆续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师范学校,中国第一所设有本科的女子师范学校,此后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等共36所学校逐一创办;为缓和社会矛盾,他兴办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包括养老院、育婴堂、济良所、戒毒所、贫民工场、游民工厂、栖流所等无所不包;同时为了移风易俗,他还创办了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阅报社、妇女宣讲会、通俗教育社、公园等社会文化实业。这一别具特色的社会改革方案被后人誉为“南通式自治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时的南通以“新”、“模范”、“现代”闻名于世、影响甚巨。

——据王敦琴《传统与现代:张謇经济思想研究》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謇所实践倡导的“南通式自治模式”的特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謇的“南通式自治模式”。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管仲制定政策时对老年人进行社会救济。据记载。桓公“再会诸侯令曰:养孤老,食常疾,牧孤寡”,并且要求“食如言而勿遗”。管仲在粮价上涨时抛出粮食,利用粮食差价收入来抚恤包括贫病无子老年人的社会弱势群体。对于子弟战死沙场或无子的老年人去世,由国家负责安葬。

    ——《试论管子的养老思想》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制定了许多强制家庭和亲属进行赡养的法律,如规定直系血亲及兄弟姐妹互相赡养的义务。1955年平均每个日本家庭的成员为4.97人,1975年却锐减到3.44人,1995年减少到2.28人。21世纪初,日本68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5%,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因此,日本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提出“由全社会支撑老年人。”同时,护理保险削度在“家人护理”上也有规定,根据一定的条件对护理自家老人的人支付“慰劳金”。

    ——王伟《日本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子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日本养老模式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