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世界各个国家到中国和中国到世界各国贸易所开辟的航线,主要有如下七条:第一,广州—澳门—果阿—里斯本欧洲航线。从广州经澳门出口到印度果阿和欧洲的商品有生丝、各种颜色的细丝、绸缎、瓷器、砂糖、中药、手工制被单等,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由里斯本经澳门输入广州的商品有胡椒、苏木、象牙、檀香和银子,其中以银子为最大宗。第二,广州—澳门—长崎航线。葡萄牙人到广州购买中国的生丝、绸缎、砂糖、铅、棉线、中药等商品运往长崎,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从长崎运经澳门入广州的商品主要是银子。第三,广州—澳门—马尼拉—拉丁美洲航线。从广州经澳门运往拉丁美洲的中国商品有生丝、丝织品、瓷器、铁锅、糖、棉布、中药等数十种,其中以生丝、丝织品为大宗。从拉丁美洲经马尼拉运回澳门人广州的商品有白银、苏木、蜂蜡、墨西哥洋红等,其中以白银最多。……第七,广州—澳门—大洋洲航线。
——摘自黄启臣《中国在贸易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
材料二 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
国家 | 1750年 | 1800年 | 1830年 | 1860年 | 1880年 | 1900年 |
中国 | 32.8 | 33.3 | 29.8 | 19.7 | 12.5 | 6.2 |
印度 | 24.5 | 19.7 | 17.6 | 8.6 | 2.8 | 1.7 |
英国 | 1.9 | 4.3 | 9.5 | 19.9 | 22.9 | 18.5 |
美国 | 0.1 | 0.8 | 2.4 | 7.2 | 14.7 | 23.6 |
——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引用贝罗克的计算数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1750—1900年间东西方世界制造业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背景。
1979年初,有中央领导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中有计划按比例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的部分,即带有“盲目”调节的部分,是次要的但又是必须的。这种看法
A. 夸大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B. 指出了国企改革的必要性
C. 仍固守着计划经济思维 D. 理清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作出的决议指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下列口号能反映上述“形式”的是
A. “农业合作社,社会新气象”
B.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 “吃喝不要钱,日子赛神仙”
D. “谁穷谁丢人,谁富谁光荣”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庐山谈话》提出“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但在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这反映了蒋介石
A. 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 B. 一面交涉,一面抵抗
C. 假和平,真抗日 D. 出卖主权,妥协投降
1861年,天津洋布价格“仅土布价钱的一半”,但是它只是使“直隶和邻省的城市和集镇的人民因洋布较土布便宜而买洋布”,而广大的“农村人民仍然爱好他们自己织的土布”,这表明
A. 洋布较土布物美价廉 B. 中国传统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
C. 农村地区小农经济具有稳固性 D. 列强的侵略还没有渗入内地
孙中山在20世纪20年代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后来,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这一举措有助于
A. 国民革命的胜利 B. 缓和阶级矛盾
C. 巩固红色政权 D. 团结全民族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