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这段话反映了陈亮...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这段话反映了陈亮

A. 重视商业的作用    B. 提倡重农抑商

C. 重视农业的作用    D. 提倡农商并重

 

D 【解析】试题分析:陈亮是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南宋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文中他阐述了农商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是互惠互利、互为促进、互为基础的。表达了农商并重的思想。本题选D项。材料说“求以相补”,所以不止重视商业,故排除A项;题干的“非求以相病”,所不是提倡重农抑商,故排除B项;同理,也不只是重视农业,故排除C项。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商业·商业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B.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D.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查看答案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 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 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D. 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查看答案

徽商讲究商业道德,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成为明清著名的商帮。从中可以看出徽商发展壮大的原因是

A. 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    B. 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

C. 惠而不费的勤俭作风    D. 团队经营的乡土意识

 

查看答案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 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

B. 天文历法科学严密

C. 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

D. 农学研究因循守旧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隋代初年,公文几乎完全继承了梁、陈讲求文辞华美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文风,一些有识之士看出这种文风的弊端,提出了改革文风的建议。首发倡议者是大臣李愕,他于开皇三年(583年)呈《上高帝革文华书》,历陈浮华文风之害,请求朝廷“屏黜轻浮,遏止华伪”。隋文帝杨坚采纳了李愕的建议,于次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违者治罪。自此拉开了隋唐文风改革的序幕。

唐代立国之初,高祖李渊就于武德元年(618年)发布了改革文风的《诫表疏不实诏》,严厉批评了“表疏因循,尚多虚诞。申请盗贼,不肯直陈”,“乱语细书,动盈数纸,非直乖于体用,固亦失于事情”的现象。初唐时期,唐太宗和魏徵,陈子昂等都发表过改革文风的言论,魏徵、陈子昂还在写作实践上作出表率,写出了许多朴实直言、不加雕饰的公文,对文风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中期,骈体文又有所抬头,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把文风改革推向高潮。经过几辈人的努力,唐代公文总体上呈现出词强理直、质朴务实的文风。唐代文风改革一直延续到宋代,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不仅从理论上倡导文风改革,而且写作了大量文风朴实而又长于说理的公文。宋代公文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是我国公文写作的繁荣期。

——摘编自张树文《我国古代公文文风的历史发展》

(1)根据材料,分析隋唐公文文风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公文文风改革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