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1923年1月说:“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光大之;且改良其缺...

孙中山1923年1月说:“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这  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A. 仍带有民族歧视的封建遗留

B. 以解决“反满”情绪为目的

C. 是要求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观

D. 体现了近代民主平等观

 

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可知这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思想,克服了旧三民主义中“排满”的局限,体现了近代民主平等观,故答案为D项。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探讨的是国内各民族平等的问题,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 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 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查看答案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 天赋人权

B. 主权在民

C. 君民共主

D. 民贵君轻

 

查看答案

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物者,殆鲜有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

A. 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 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C. 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 洋务人才的匮乏

 

查看答案

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A. 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B. 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C. 损害了孔子的威信

D. 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查看答案

康有为主张“改定地方新法,推行保民仁政”,孙中山主张“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二者的不同点是

A. 国家政权的性质    B. 反对外来侵略

C. 国家政权的组成    D. 主张断发易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