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指出,“中国之史,则本纪、列传、一篇一篇,如海岸之石,乱堆错...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指出,中国之史,则本纪、列传、一篇一篇,如海岸之石,乱堆错落,只记载某日有甲事,某日有乙事。而不能使后人鉴以往之大例,示将来之风潮鉴之裁之,以为经世之用。这说明

A. 梁启超注重运用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 梁启超强调修史论史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C. 梁启超全面否定旧史观,提倡新史观

D. 梁启超的史学观点为民主革命打下了基础

 

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重在强调研究历史要做到引以为鉴,而非采用何种史学研究观点,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使后人‘鉴以往之大例,示将来之风潮’”“鉴之裁之,以为经世之用”,这说明梁启超认为,研究历史必须让后人引以为鉴,就是强调修撰史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故B项正确;梁启超对传统的史学记载加以批判不等于完全否定传统的史观,故C项错误;史学研究理论的变革对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材料没有显现,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 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B. 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C. 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 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查看答案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材料应分别是

A. 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 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 清朝封建统治   儒家思想

D. 洋务运动     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 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 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查看答案

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

A. 林则徐

B. 洪仁玕

C. 张之洞

D. 郑观应

 

查看答案

孙中山1923年1月说:“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这  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A. 仍带有民族歧视的封建遗留

B. 以解决“反满”情绪为目的

C. 是要求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观

D. 体现了近代民主平等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