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诗云:“指点云帆,济沧海之远行。由之而来去无碍兮。永不失其为指路之明灯……貌虽...

有诗云:“指点云帆,济沧海之远行。由之而来去无碍兮。永不失其为指路之明灯……貌虽丑陋而褐其色兮,铁遇之而趋附殷勤。针受感而贯以苇草,浮诸水而则指极星。”该诗赞颂的古代科技成就是(     )

A. 发达的造船技术    B. 先进的天文历法

C. 神奇的指南针    D. 精确的地理知识

 

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指点云帆,济沧海之远行”和“貌虽丑陋而褐其色兮,铁遇之而趋附殷勤”可知,该诗赞颂的古代科技成就是指南针。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所述科技成就的特征,排除ABD项。 点睛: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材料中的“铁遇之而趋附殷勤”即是说明这种特性。因此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信息得出这项科技成就的特征,然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则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这三者都

A. 着重强调人的平等自由

B. 推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C. 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征

D. 促进欧洲思想的彻底解放

 

查看答案

据记载,宋代一些画家“好画尘世人物,描绘民间货物经商”。这反映了宋代

A. 绘画水平日趋下降    B. 市民文化日渐兴起

C. 经济题材画占主导    D. 画家多是经商的人

 

查看答案

初唐欧阳询、唐太宗等人一方面从技法上廓清了书法的结构与用笔之理,另一方面又将风骨之美与严密的技法牢牢地粘接起来,“从而一种旨在将精巧的形式与雄阔的气势相结合的审美思想便出现了——既要有深刻的艺术性又要体现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这表明唐代书法的突出特点是

A. 重视法度    B. 尚意    C. 追求神韵    D. 重情

 

查看答案

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李贽剃光了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虽居住在佛教寺院,却不受戒、不做僧众的功课,强烈冲击了传统世俗,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这表明李贽

A. 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B. 反对理学空谈和功利主义

C. 反对封建礼教,崇尚宗教自由

D. 崇尚“至道无为”政治理想

 

查看答案

程颐在《程氏易传》中说:“天下之理一也,途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则一。虽物有万殊,事有万变,统之以一,则无能违也。”此处程颐所说的“理”

A. 包括宇宙间的普遍法则

B. 仅指儒家伦理

C. 与人的自然欲求相统一

D. 源于人的内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