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 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 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国力的觉悟”指的是洋务运动;“政治的觉悟”指的是制度变革;“文化的觉悟”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社会的觉悟”指的是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目信息。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觉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鸦片战争后,经过中西风俗习惯的对比,人们认识到蓄辫习惯不适应近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但发辫作为一种政治统治的象征,勿论国内人士,即使是定居海外的侨民,也少有贸然敢将发辫剪除者。甲午惨败后,海外华侨为与当地社会同风俗,开始有剪辫行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认识不断提高

B. 清政府威信的降低

C. 崇洋媚外之风盛行

D. 革命派的大力宣传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手工作坊主赚钱后多买田置地,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经商致富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导致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 农业经营方式落后

C.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土地贵族掌握政权

 

查看答案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 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 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查看答案

宋太祖“首定商税则例”,建立了上自三司,下至州县的征收体系,“自后累朝守为家法”;宋人更是将侵夺盐、茶商人利益的行为与违背祖宗家法相比拟,称“非独妨害客人兴贩,显是有违祖宗成法”。这些政策和认识

A. 遏制了官僚集团的腐败

B. 造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

C. 导致了经济思想趋于保守

D. 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理学的“反动”是指

A. 强化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    B. 从神权政治转向伦理道德

C. 注重强化封建神学思想    D. 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