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

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材料三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卢梭

(1)材料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材料二持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3)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张。这些主张对欧洲思想和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1)内涵:强调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 背景:海洋资源丰富;思想开放;工商业发达;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2)观点:因信称义(或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意义:否定教皇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3)主张: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以法律保障人民民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影响: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解析】本题考查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主要知识点是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及发展。 (1)要依据材料信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概括普罗泰戈拉的主要观点,再结合古希腊的历史背景分析。 (2)要围绕宗教改革所体现的人文主义作答,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或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否定教皇权威。 (3)考查卢梭的启蒙思想,注意从“对欧洲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回答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诸子百家基于对人性、自然、社会及历史所作的不同的理论反省与思考,才提出各种不同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案和纲领的。而且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鲜明的多元特征与强烈的原创精神,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秦汉以后,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直到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如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二程和朱熹,明代的王守仁等等,贯穿这些思想家的一条主线,就是儒家思想学说日益走向哲理化的过程,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结。

——《葛兆光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材料三16世纪前后欧洲人向中国文明的学习,先从科学技术开始,这不仅包括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还包括陶瓷、冶金、纺织等技术,以及军事技术和兵法等。之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东学西渐”对于欧洲而言,并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此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为了争霸,欧洲诸国就必须加强实力;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天主教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强调教徒的个性和自由,反对教廷及其分支机构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东学西渐”,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即设法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以增强国力,并突破天主教的专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欧洲人都愿意接受中国文明。封建统治者(包括教会)对中国是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主张引进并改造、吸收中国文明的,主要是代表新兴资本势力的变革者

——摘编自刘永拮《“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些思想家发展学术思想的共同宗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宗旨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从儒学自身角度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6至18世纪欧洲“东学西渐”与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现象的相同之处。

 

查看答案

下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不主张用画笔吃力地写实风景或肖像

不用纯粹的颜色和形状认识日常对象

利用下意识表达猛烈的情绪和形状

绘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

A. 《自由引导人民》    B. 《拾穗者》    C. 《向日葵》    D. 《格尔尼卡》

 

查看答案

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A. 浪漫主义

B. 现代主义

C. 现实主义

D. 古典主义

 

查看答案

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 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查看答案

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

A. 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    B. 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C.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    D. 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