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说明西周时期( )
A. 手工业属于独立的生产部门 B. 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C.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 手工业被官府所控制
北魏至唐朝前期,我国曾经实行过一种土地制度,即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服役。这种土地制度是( )
A. 井田制 B. 均田制 C. 私田制 D. 公田制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A.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 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 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3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古今中外政权十分重视救灾、减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减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2006年第10期《新华文摘》)
材料二 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日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材料三
材料四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据材料三指出,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社会实施社会保障的具体做法,并指出田纳西等工程兴办的历史意义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与以往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A. 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 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 实现了自由贸易 D. 欧美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很大
据统计,1960年,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的人均收入是30∶1,而2000年是74∶1;1980年,最不发达国家有20多个,但到2000年联合国成员中这样的国家已有48个。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B. 两极格局瓦解造成动荡
C. 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D. 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