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照这一论断,你认为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
A. 西安 B. 上海 C. 广州 D. 天津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 徽商的谦虚 B. 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 徽商的虚伪 D. 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 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 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 重农抑商政策没被完全执行
D. 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刘力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介贫民。下面对其社会生活的描述,最有可能接近真实的是( )
A. 为妻子买了一件官营手工工场制造的精美绸衣
B. 在长安夜市的酒楼上喝得酩酊大醉彻夜未归.
C. 经营盐铁买卖,生意非常兴隆
D. 从长安城的“市”买了两斤鱼回家熬鱼汤
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
A.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B. “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天下第二)
C. “苏湖熟,天下足。”
D.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 )
A. 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
C. 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 生产关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