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下列言论主张通过改良方式实现中国政治近代化的是
A.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 “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
C. “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D. “今日之民智,不必恃它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1932年4月26日发表通电称,它将“领导工农红军和全国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实行瓜分中国,以求得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通电发表的背景是
A. 日本大举侵华东北沦为殖民地
B. 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了成熟
C.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政策的制定
D. 抗日救亡运动扩展到全国规模
三大改造后,陈云指出:“节制资本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副作用。特别是一九五三年以后,对工业实行统购包销,商业自上而下派货,农产品独家收购,市场管理很严格,带来了消极因素。主要是产品品种减少,质量下降。这种消极因素过去就有,现在应该取消”。依据材料可知
A.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机已成熟
B. 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全面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 社会主义改造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读表《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表》(单位:百分比).这表明
| 进口 | 出口 | 进口 | 出口 |
1912年 | 54.7 | 10.9 | 13.7 | 3.6 |
1926年 | 43.6 | 25.2 | 18.9 | 2.9 |
1930年 | 33.6 | 21.6 | 27.9 | 2.9 |
1933年 | 20.4 | 25.8 | 32.6 | 5.2 |
1936年 | 14.3 | 13.5 | 47.0 | 6.5 |
A. 中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B. 外国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 一战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D. 中国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
A. 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
B. 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
C. 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
D. 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
杨在军在《家族企业长寿之家族因素剖析》中指出;“步入近代,同仁堂药店除加强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外,还积极利用官方联系以图在原材料、定价权,品牌维护、资金方面获得好处,企业获得新发展。”这反映出同仁堂
A. 经营者专注于产品结构调整
B. 充分利用官商合办经营模式
C. 利用与官方的关系垄断市场
D. 借助政府力量加快市场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