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试题】纵观中国的对外开放,中国抓住了四次重大的战略机遇(如下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第一次 | 毛泽东接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
第二次 | 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决定实现中美建交 |
第三次 |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
第四次 | 2001年江泽民决断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A. 第一次促使美国宣布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B. 第二次推动了中日邦交的正常化
C. 第三次做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
D. 第四次使中国走出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一步
【加试题】《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
A.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作用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快程度高
D. 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加试题】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重大考古发现震惊世人,出土文物的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工艺之精美,为研究西汉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由此可见
A. 考古不仅证实历史,而且是历史的延伸
B. 考古工作仅限于寻找证据,以重现往昔的历史
C. 历史事实的搜集整理并非缘自问题,而是缘于发现
D. 如何证明史实,其实不是史学家的事,而是考古学家的任务
1866年,清朝官员斌椿奉命考察欧洲,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下列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 )
A. 在伦敦,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
B. 到曼彻斯特,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
C. 在巴黎,见“电机寄信法,………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
D. 到柏林,访帝国议会,见“会议厅甚大………旁有皇座,备德皇降临之用焉。”
【加试题】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土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B. 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C. 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
D. 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下图是1983-200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T)和外商直接投资额(F D.I)混和直方图和折线图。学生尝试着对该图反映的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其中正确的有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
②逐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④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