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初期,在鲁国宗庙祭礼上,鲁文公将其父鲁僖公(鲁闵公的庶兄)的神主(牌位)置于鲁闵公(鲁僖公的前位君主)之前,这一做法被孔子认为不符合“礼”。这是因为此做法
A. 破坏了宗法血缘关系 B. 没有得到周王的认可
C. 违背了君臣尊卑秩序 D. 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天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
——《朱子语类》卷一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子语类》
材料三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争夺。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材料中作者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就“天理”与儒家伦理道德的关系朱熹是怎样认识的?材料表明在宋代儒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参与国际事务,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1953年)12月31日 接见参加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的关系问题谈判的印度政府代表团,第一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并说:“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
(1)依据材料一指出,周恩来在当时首次提出了哪一外交原则?指出该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主要意义。(2分)
材料二 在上海举行的右图所示国际会议上,成立了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该组织的宗旨是: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摘编自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的成立宣言等
(2)写出材料二中“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的名称。这一组织的发展进程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一种新型国家关系,这种新型国家关系的核心是什么?该组织所提供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有哪些特征?(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摘自《左传》、《史记》等
材料二: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 秦汉 | 隋唐 | 宋 | 元 | 明 | 清 |
高层政区 | 州(东汉) | 道 | 路 |
| 布政使司(省) | 省 |
统县政区 | 郡 | 州 | 州 | 路、府、州 | 府、州 | 府、直隶州 |
县级政区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Ⅰ》、《历史必修Ⅰ图册》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周、秦地方政治制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秦地方政治制度的历史作用。
(2)请完成材料二表格中括号部分的填空。结合所学,简述元朝“高层政区”设置的历史意义。
(3)综上,指出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加试题】纵观中国的对外开放,中国抓住了四次重大的战略机遇(如下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第一次 | 毛泽东接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
第二次 | 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决定实现中美建交 |
第三次 |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
第四次 | 2001年江泽民决断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A. 第一次促使美国宣布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B. 第二次推动了中日邦交的正常化
C. 第三次做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
D. 第四次使中国走出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一步
【加试题】《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
A.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作用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快程度高
D. 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