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 年,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这说明
A. 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合资经营,互利双赢
B. 官僚资本实力雄厚,领导了民族工业
C. 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侵蚀
D. 民族工业依靠官僚资本以谋求发展
1937年11月,金陵兵工厂由南迁重庆;1938年4月,广东第二兵工厂迁重庆:上海炼钢厂1938年8月由武汉再迁重庆。上述工厂纷纷内迁重庆的历史背景是
A.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 国共两党分裂对峙
C. 国民政府实行经济统制 D. 官僚资本势力膨胀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 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B. 近代民族工业布局不合理
C. 官僚资本外国资本对民族资本的压榨
D. 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
江南制造总局和大生纱厂是中国近代企业的突出代表。下列关于二者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创立于甲午战争后 B. 都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 产品都投入市场销售 D. 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
.郑观应在《商务叹》中写道:“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贾。……总办商董举自官,不依商律由商举。……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华商因此不及人,为丛驱爵成怨府。”郑观应感叹的是
A. 股份经营弊端丛生 B. 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C. 民族工业艰难发展 D. 外商挤压民族主义
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A. 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民国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服饰习惯
C.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