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黄宗羲这段话的主旨是。

A. 指明内阁成员无宰相之名实

B. 批评太监干政

C. 指明内阁成员只是批答奏章

D. 批评皇权过重

 

D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这段话的主旨是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批评皇权过重,故D正确。内阁成员无宰相之名实,本质上说明皇权加强,故A排除。太监干政,也源于君主专制,故B排除。内阁成员只是批答奏章,仍然说明皇权加强,故C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 【名师点睛】明朝的内阁制,清朝的军机处,等于是将一个丞相变成多个丞相;同时,内阁制和军机处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担任的人员,可能不具备任何实权的职务。最大的影响在于,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皇权达到至高无上.也是由于皇权的高度集中,导致文字狱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等,对社会的进步、先进思想的传播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

A. 炫耀文治武功    B. 宣扬君权神授

C. 树立专制权威    D. 制造暴政依据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两者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 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    B.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 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 促进统一国家的出现

 

查看答案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勿躬篇》记载管仲对齐桓公说:“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大谏之官。”材料表明管仲

A. 拒绝齐桓公封其为相的建议    B. 建议齐桓公制定君臣等级序列

C. 重视设置谏官监察国君得失    D. 主张严厉处置进谏犯颜的大臣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 封建政治制度日趋衰落

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