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都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或主张采取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形式,即主张混合方式的,约有9篇。……据我自己统计,明确主张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仅有1篇,占全部文章的3.8%。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中国今日根本之危机,全在经济之残破。以致国民生活日益穷困;而民族之命运,亦因之岌岌危殆,不能生存于二十世纪之今日。

提倡征工赞助政府实施征工制度,鼓励民众参加义务劳动。尤以开发交通道路,修治水利,培植森林,开辟垦地为征工之基本工作。

促进工业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一面设立劳资调节机关。遇有劳资纠纷,经以公平调处。并须赋与机关以最后强制执行之权,藉以保障企业之安全与劳动之工作。

——蒋中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

材料三1937年3月……宋子文宣布大萧条己经结束,没有理由认为中国己经脱离了所有困难,不可否认,过去18个月的事实说明,整个国家的境况……都己经有了彻底的改变和改善。”总之,正像陈光甫所回忆的:“我要说,从1936年一直到1937年战争爆发之前,是标志性的两年。”

——(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

材料四到1936年,帝国主义资本在华资本已达42.8亿多美元,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6,8%,原煤产量的55.7%,发电量的55%,棉布产量的64%……1937年,帝国主义直接经营和控制经营的铁路已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90.7%。

——严志才《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人们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普遍看法是什么?你认为单纯的“资本主义道路”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有哪些措施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措施相似?依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对当时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3)面对经济大危机的冲击,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实施干预经济的新方针大多扭转了颓势。而当时中国也釆取类似的措施,虽取得一定效果却没有真正实现繁荣富强。据材料四分析其根本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1)普遍看法: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 单纯的“资本主义道路”指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 (2)措施:兴办公共工程;调整劳资关系。 积极影响:缓和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促进民族工业的较快速发展;为抗日战争奠定物质基础。 (3)根本说因:帝国主义把持着中国的经济命脉(或答“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启示:帝国主义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民族独立是民族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现代化道路的问题。从中国现代化道路、罗斯福新政等方面来分析。 (1)材料“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体现出当时人们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普遍看法。从材料“主张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从材料“开发交通道路,修治水利,培植森林,开辟垦地为征工之基本工作”“设立劳资调节机关”并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抗战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第二小问的答案。 (3)材料“帝国主义资本在华资本已达42.8亿多美元,控制了中国生铁”“帝国主义直接经营和控制经营的铁路已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90.7%”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紧密结合社会变革,一方面歌颂了民主和自由,热情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另一方面则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彻底检视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符合这一特征的文艺作品是

A. 《老人与海》    B. 《巴黎圣母院》

C.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 《向日葵》

 

查看答案

“假如两个质量很大的钢球相互接近,其原因是:两个钢球没有时,周围的时空犹如一张拉平的网,两个钢球出现后把这张时空网压弯了,于是两个钢球就沿着弯曲的网滚到一起来了。”这一解释的科学理论依据是

A.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B.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 普朗克量子论

D. 爱因斯坦相对论

 

查看答案

“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

A. 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

B. 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

C. 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D.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查看答案

教皇尼古拉五世时期(1447〜1455年),佩脱罗翻译波利比乌斯(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品,得到了五百金币奖励;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地理》一书,得到了一千五百佛罗林;费勒福翻译《荷马史诗》,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存入了一万佛罗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尼古拉五世积极倡导文艺复兴运动    B. 教皇企图借文艺复兴来维护统治

C. 人文主义思想为欧洲社会普遍接受    D. 这些作品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这主要说明

A. 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B. 工业革命使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千预

C. 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法律体系的完善

D. 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政府职能的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