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兼儒墨,合名法……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兼儒墨,合名法……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杂家的这一特点反映出战国时期

A. 儒墨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B. 各学派思想的分歧消失

C. 百家争鸣局面基本结束

D. 诸子百家思想趋向融合

 

D 【解析】 由材料“兼儒墨,合名法”,直接反映诸子百家思想趋向融合,故选D;战国时期,儒墨学说成为显学,但并非主流思想,排除A;各派代表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所以分歧不可能消失,排除B。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陷入低潮,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百家争鸣局面基本结束,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时期,晋国任用楚国出奔者王孙启、析公、雍子、子灵等,借这些贵族的知识和才能,“以害楚国”。如城濮之战,王孙启“为先轸谋之,大败楚师”。出奔和“楚才晋用”现象表明当时

A. 政治观念开放,君臣关系尚未固化    B. 分封制瓦解,君权的“沉降”

C. 贵族政治消亡,“尚贤”观念出现    D. 士阶层崛起,道德意识淡薄

 

查看答案

据《国语·周语》记载,周宣王曾强立鲁武公的少子为嗣君,宣王起兵伐鲁,废嫡而立庶。这一事件说明

A. 嫡长子继承制日渐制度化    B. 分封制受到重大冲击

C. 天子有权干涉诸侯的废立    D. 中央集权制已现雏形

 

查看答案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B. 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C. 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

 

查看答案

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可推知

A. 中国是世界最早的农业生产区    B. 甲骨文是研究农学的重要资料

C. 《诗经》是反映农事的文学作品    D. 黍和稷是商周重要的粮食作物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整个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政治方面,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一方面为监察制度的萌芽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自春秋以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墨子认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法家则明确提出“以法治吏”,主张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事断于法”原则。诸子百家的治国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阐明了惩官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材料二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虽然它仍然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但它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定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不经议院议决,君主就不能颁布法律,“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

在传统的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职责。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专制出现了松动,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同时“党禁”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双舟《简析我国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监察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