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北朝时期,由于地方纷乱,各自为...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北朝时期,由于地方纷乱,各自为政,州、郡、县三级政区极其混乱。至隋初,全国竟有241州、608郡、1524县。隋文帝于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大刀阔斧进行机构改革,通过废郡实行州县两级制,以州辖县,同时又省并了一些州县。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文帝平陈后,又将此制推广到南方,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州县两级制……在精简行政机构的同时,隋文帝还严格实行定编定岗:上上州官吏的编制为323人,到下下州递减为167人;上上县官吏编制为99人,到下下县递减为49人。这不但大大节省了国家开支,减轻了百姓负担,而且提高了行政效率,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翁礼华《隋文帝:史上改革力度最大的皇帝》

(1)根据材料,指出隋文帝改革地方行政建制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改革地方行政建制的原因。

 

(1)将州、郡、县三级政区改为两级政区;合并了一些州县;严格实行定编定岗。 (2)南北朝时期政区极其混乱。地方官吏众多,百姓负担沉重,国家财政开支巨大;行政效率低下;中央集权不够强化。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隋文帝改革地方行政建制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废郡,实行州县两级制、合并了一些州县、严格实行定编定岗”,这些措施均是可以在材料中直接找到的。 (2)隋文帝改革地方行政建制的原因也可以从材料中直接找到,例如,“不但大大节省了国家开支,减轻了百姓负担,而且提高了行政效率,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则反过来说明当时国家开支大、百姓负担重、行政效率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弱,这些均是可以作为隋文帝改革地方行政建制原因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列信息,全都属于同一个朝代的是

A. 行省制、黄道婆、《农书》    B. 布政司、水排、散曲

C. 司礼监、致良知、《抱朴子》    D. 宣政院、胶泥活字印刷术、《齐民要术》

 

查看答案

下列所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状况,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岁入巨万,财力雄厚,其中尤以徽商势力最大……徽商中不少家资万贯,富比王侯。”

②“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③“莞(“莞”即“管”)盐铁,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yōu)(农具)淡食”

④“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A. ③④①②    B. ③②④①    C. ②③④①    D. 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

乾隆九年颁布《管理澳夷章程》规定:洋船出入,严行盘验;夷人有事不能面见督抚等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代为传达,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此规定意在

A. 提高澳门政治地位    B. 排斥西方一切事物

C. 严格控制中外交往    D. 重建传统朝贡体系

 

查看答案

清代直隶总督署院内的山墙上雕刻有一组《御题棉花图》,由直隶总督方观承主持绘制,通过16幅图记录棉花从植棉、管理到织纺、织染成布的全过程,乾隆皇帝亲笔为每图题写七言绝句。材料主要反映了

A. 棉纺织技术已经成熟    B. 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C. 统治者重视劝课农桑    D. 棉花是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

 

查看答案

张集馨,淸朝道光九年进士及第,任职翰林院。道光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经皇上钦点,派任山西朔平知府。五月二十五日,皇上召见张集馨进行行前训话。此亊例反映了在淸朝

A. 皇帝亲掌国家的人事大权

B. 地方官选任制度简单高效

C. 国家高度重视山西的治理

D. 吏部的选官职能完全丧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