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

 

(1)变化:从单纯地方官举孝廉到孝廉仅成为参政入仕的资格;增加考试环节;选举或考试都分区定额,按地区人口比例推选。 不同:注重门第。 (2)特征:单科走向多科,分科设目,方式多样,内容丰富;严谨公平,择优录取;由全国统一卷到南北分卷,兼顾地域平衡;考试形式和内容逐步僵化,最终被废除;带有较强时代色彩。 (3)认识:古代人才选拔根本服务于封建统治;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各有利弊;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因时代变迁而不断调整。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比较分析与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需要结合“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紧扣“魏晋”“汉代”等信息,据所学可知魏晋时期的选官是九品中正制,依据的是门第,汉朝选官的依据是品德和才能。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紧扣材料二科举制的大事年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考试的课量、考试方式、科举制的演变方式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综合上述史料分析,可以从古代中国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逐渐完善,人才选拔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人才选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北朝时期,由于地方纷乱,各自为政,州、郡、县三级政区极其混乱。至隋初,全国竟有241州、608郡、1524县。隋文帝于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大刀阔斧进行机构改革,通过废郡实行州县两级制,以州辖县,同时又省并了一些州县。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文帝平陈后,又将此制推广到南方,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州县两级制……在精简行政机构的同时,隋文帝还严格实行定编定岗:上上州官吏的编制为323人,到下下州递减为167人;上上县官吏编制为99人,到下下县递减为49人。这不但大大节省了国家开支,减轻了百姓负担,而且提高了行政效率,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翁礼华《隋文帝:史上改革力度最大的皇帝》

(1)根据材料,指出隋文帝改革地方行政建制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改革地方行政建制的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列信息,全都属于同一个朝代的是

A. 行省制、黄道婆、《农书》    B. 布政司、水排、散曲

C. 司礼监、致良知、《抱朴子》    D. 宣政院、胶泥活字印刷术、《齐民要术》

 

查看答案

下列所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状况,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岁入巨万,财力雄厚,其中尤以徽商势力最大……徽商中不少家资万贯,富比王侯。”

②“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③“莞(“莞”即“管”)盐铁,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yōu)(农具)淡食”

④“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A. ③④①②    B. ③②④①    C. ②③④①    D. 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

乾隆九年颁布《管理澳夷章程》规定:洋船出入,严行盘验;夷人有事不能面见督抚等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代为传达,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此规定意在

A. 提高澳门政治地位    B. 排斥西方一切事物

C. 严格控制中外交往    D. 重建传统朝贡体系

 

查看答案

清代直隶总督署院内的山墙上雕刻有一组《御题棉花图》,由直隶总督方观承主持绘制,通过16幅图记录棉花从植棉、管理到织纺、织染成布的全过程,乾隆皇帝亲笔为每图题写七言绝句。材料主要反映了

A. 棉纺织技术已经成熟    B. 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C. 统治者重视劝课农桑    D. 棉花是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