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全球化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

材料二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世界文明史简编》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3)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中的③是?简要说明该组织的作用以及后来的沿革。

(4)四五百年以来的全球化使任何国家都受到强烈冲击,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是如何应对的?

 

(1)、标志:标志:新航路开辟。 影响:打破了世界各地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2)推动因素:主要依靠国际贸易(商品输出)的发展、资本输出、武力威逼、工业革命等因素推动实现全球化的扩展。 (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 作用: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沿革:后来演变为世界贸易组织。 (4)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加入世贸组织;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对话,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答对两点即可得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四五百年以来的全球化使任何国家都受到强烈冲击,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以逃避全球化。(1)全球化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这是学生必须知道的常识问题。“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就是要回答新航路的开辟的常见意义,例如,打破了世界各地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促进物种、文化的互通有无。 (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商品”,是廉价的商品打开了很多国家的大门,推动这些国家加入全球化,从而推动了全球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资本”,纷纷投资办厂,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从而也推动了全球化。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是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中。“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的作用以及后来的沿革”这是学生必须知道的常识问题。特别是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的作用,必须要准确的回答。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4)四五百年以来的全球化使任何国家都受到强烈冲击,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以逃避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是如何应对的,必须注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是如何应对的,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加入世贸组织,是必须答上的要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中国是如何应对全球化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华社2009年11月19日电,欧盟领导人特别峰会一致选举范龙佩、凯瑟琳·阿什顿为首位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他们被形象地称为“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欧盟是当今世界最成功的一体化组织,人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欧盟各成员国将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实体。

材料二:有分析称,在欧盟中享有最大影响力和发言权的法德领导人都不希望选出一个有足够国际影响力的欧盟“总统”。推选过程中,各国为了各自利益而勾心斗角,无疑是对欧盟建立“超主权国家”设想的最大嘲讽。欧盟各国领导人用暗箱操作的方式闭门推选,也与欧盟政治理念背道而驰。欧盟未来的政治前景或许是光明的,但起码在这两人的任期内,我们似乎是无法看到这份光明了。

材料三:

近年来,中欧之间交往频繁。2009年5月,温家宝总理出席中欧第十一次领导人会晤,双方就进一步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双方签署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一体化的主要特点。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结合材料二对这一观点进行评判并阐述你的理由;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欧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地位形成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全国耕地面
(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 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 215(南方)
 

1 167.7
 

3.85
 

1.925
 

1.925
 

90%
 

隋唐
 

124(北方) 328(南方)
 

1 450.92
 

6.42
 

3.21
 

3.21
 

90%
 

 

 

材料二: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2)依据材料二,分别归纳陈亮的观点和黄宗羲的观点。

(3)有人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之间的关系?

(4) 依据材料三反映出当时中国政府实行什么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对外政策?

 

查看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是

A. 内燃机创造和使用    B. 电机的发明与运用

C. 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D. 交通运输业发展

 

查看答案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高频率语汇最可能出现在1978年~1996年的是

A. 解放、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    B. 原子弹、氢弹、火箭、人造卫星

C. 解放台湾、侵略、和平共处、反帝反修    D. 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市场经济、世贸组织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的经济特征是

A. 计划经济    B. 新民主主义经济

C. 国家资本主义    D. 市场经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