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分配要克服平均主义;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

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分配要克服平均主义;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十七大提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新时期分配制度的演变反映了

A. 政治体制改革使分配制度更合理    B. 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发展到城市

C. 分配制度改革意在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    D. 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 【解析】据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克服平均主义;党的十三大……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十七大……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大,中国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故分配制度也发生演变,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改革从农村发展到城市的变化,故B项错误;分配制度改革意在调动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仅仅是工人,故C项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主要源于

A. 适应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    B. 适应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C. 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调整    D. 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

 

查看答案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和不足。不足是指

A. 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B. 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 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D. 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查看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和一些抗战前沿省份的部分工矿进行了大规模内迁,人们称之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它:

①改变了近代中国工业布局

②推动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

③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④给民族工业也带来了不利因素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1904年,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的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鱼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后来清政府派人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举措

A. 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权益    B. 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

C. 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D. 遏制了列强对我国渔业资源的掠夺

 

查看答案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 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 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 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