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6年至1899年张謇以新科状元的身份,在通州创办了大生纱厂。促使他与“学而...

1896年至1899年张謇以新科状元的身份,在通州创办了大生纱厂。促使他与“学而优则仕”传统道路告别的社会背景是

A. 中国政府大力扶植私人办厂    B. 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C. “办厂自救”成为时代最强音    D. 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放松

 

B 【解析】1895年甲午战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促使张謇产生“实业救国”的想法,在“1896年至1899年”开始创办近代企业,故答案为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A项说法错误,排除;这一时期的时代最强音应当是维新变法,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经济侵略,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主要是因为(  )

A. 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

B.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较早

C. 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 康有为维新派宣传推动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 缺少必要的资金    B. 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

C. 劳动力素质较低    D. 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

 

查看答案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米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这一结局“奇怪”的根源是

A. 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B. 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C. 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D. 鸦片输入削弱了国人购买能力

 

查看答案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出现这种现象反映了

A. 自然经济已完全解体    B. 清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C. 中国手工业纺织无法与外国的机器纺织相抗衡    D. 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开办工厂

 

查看答案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 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