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

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明代中叶以来

A. 手工业领域发生新变化    B. 货币白银普遍流通

C. 江南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D. 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叶,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发达,出现带有资本主义雇佣性质的雇佣关系,手工业生产效率提高,绢的产量增加导致了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故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比宋代有所降低,A项正确。题干中说明是“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因此与货币制度无关,排除B。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完成,C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题干中涉及的是江南的绢价,而米价只是一个参考标准,因此题干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先秦时期血亲复仇盛行,《周礼》规定为父母报仇不担刑责,只需登记。宋代没有关于复仇的专门法律,按一般刑事案件处理,但另有补充说明,子孙复仇案由官员上报皇帝裁决。根据这一变化可以推知宋代(   )

A. 宗法观念趋于淡漠    B. 国家权力冲击儒家伦理

C. 法令执行更加严格    D. 理学思想缓和民间矛盾

 

查看答案

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A. 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B. 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 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 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查看答案

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这说明西周

A. 宗法礼乐制度文化的广泛传播    B. 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

C. 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 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他“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豪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周瑜闻其名,向他求资粮,鲁肃随手指家中两个大粮仓之一赠与周瑜。鲁肃初于袁术处任东城长,后见术无纲纪,他没有局限于地域因素,率领百余人南迁到居巢投奔周瑜,希望辅佐明君。鲁肃经周瑜推荐初见孙权,他向孙权献策:“因其(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指汉高祖刘邦)之业也。”鲁肃还建议孙权:“刘备天下袅雄,与操有隙,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在曹操南下入侵东吴之时,东吴众谋士都劝孙权降曹,鲁肃力劝孙权乘父兄之基业,联合刘备,共抗曹操。周瑜于病重时向孙权说:“鲁肃忠烈,临事不苟”,“智略足任、乞以代瑜”。鲁肃成为东吴都督后,关羽与鲁肃疆场纷错,双方都数生孤疑,而鲁肃“常以欢好抚之”。使吴蜀没有发生大的冲突。

——摘编自王宇《杰出的外交家、战略家——鲁肃评传》

(1)根据材料,指出鲁肃成为东昊都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肃对当时政局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他看不到中国民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抗日潜力,而且总害怕民众力量起来会威胁他们的统治。而离开民众的力量,面对经济实力和武器装备远较中国强大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自然会怀着很大的恐惧感,觉得根本无力同它相抗衡。因此,他一直希望日本的侵略能够适可而止,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期待国际社会能对日本实施约束,使局势不至于进一步恶化。

1935年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后,由于贵州地方势力派首领王家烈用广东、广西暗中成立“三省互助联盟”,特别足同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关系更为密切。蒋介石在日记中,还一再称他的部下为“桂逆”,写道:“桂逆乘机捣蛋也。”又说,“桂逆阴谋愈急,诚不可理喻也”“倭桂粤志(在)积极谋乱,无或变更,反而变本加厉也。”因此,他防桂系之心,不在“追剿”中央红军之下,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状况,却是事实。

——摘编自《七七事变前蒋介石对日政策的演变》

(l)根据材料,概括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策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攘外必先安内”的危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