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代自耕农、佃农增多,灾荒赈救难...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代自耕农、佃农增多,灾荒赈救难度、成本增大。在西周到汉唐赈贷(赈济性借贷)的理论与实施的基础上,宋代赈贷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北宋前中期的赈贷,以省仓、军储、内库、三司资金等为主要资金来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省仓。北宋后期,以常平等仓为主要资金来源的赈贷形式,在救荒、开发水利、战争补给中都有所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宋初期,兵祸连年,江淮一带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政府用于赈贷的资金来源既有专门备荒的常平仓、义仓,也有地方的省仓,还包括军俯、中央户部资金等,南宋中后期,中央财政的日渐窘迫、土地兼并贫富分化日益加刷,赈贷过程中抑配(强行摊派)之弊,赈贷不实等弊端屡见不鲜,抱有社会责任感的士绅、富民遂参与到赈贷中,“至南宋晚期,社仓遍布全国”,在各地方赈贷、救荒中发挥重要作用。

――摘编自黄晓巍《宋代赈贷初探》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赈贷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赈贷的影响。

 

(1)难度大,成本髙;资金来源较丰富;国家赈贷与民间赈贷相结合。 (2)影响: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后世的社会救济提供了借鉴;实施过程中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灾荒赈救难度、成本增大” “北宋前中期的赈贷,以省仓、军储、内库、三司资金等为主要资金来源,北宋后期,以常平等仓为主要资金来源的赈贷形式” “南宋中后期,中央财政的日渐窘迫、土地兼并贫富分化日益加剧,赈贷过程中抑配(强行摊派)之弊、赈货不实等弊端屡见不鲜,抱有社会责任感的士绅、富民遂参与到赈贷中”等信息即可概括宋代赈贷的特点。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在救荒、开发水利、战争补给中都有所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各地方赈贷、救荒中发挥重要作用”,“赈贷过程中抑配(强行摊派)之弊、赈货不实等弊端屡见不鲜”等信息可从减轻政府负担、改善民生、恢复经济、稳定社会、后世借鉴、危害百姓等方面进行分析其影响。 点睛:解决本题的三个关键 (1)读: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第一.先读问题,明确答题项“特点”“影响”。第二.根据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材料。 (2)找:最大限度找到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如材料中关键信息“灾荒赈救难度、成本增大” “北宋前中期的赈贷,以省仓、军储、内库、三司资金等为主要资金来源,北宋后期,以常平等仓为主要资金来源的赈贷形式” “在各地方赈贷、救荒中发挥重要作用”,“赈贷过程中抑配(强行摊派)之弊、赈货不实等弊端屡见不鲜”等。 (3)答:组织答案是具体操作的核心环节。包括审题、规范组织、按分作答等几个方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解读材料推导结论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下列对三组材料的推论均有不当之处,请选择其中一组,指出结论的不当之处,并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当之处”产生的主要原因。

 

材料

结论

1

“修昔底德陷阱”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它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大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2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是中国“文革”的时候,与此同时,美国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先从学生运动开始,后来变成全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美国的群众运动有一个大的背景,冷战延续到那个时候,大家有些厌倦。如果不认同冷战中一切以“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那么打越南是没有道理的。这场运动与以前不同,与经济诉求没有关系。

中国的“文革”跟美国的群众运动是一致的。

3

但丁反对中世纪的“教会至上论”,他在《神曲》里写道:“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今日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她自己和她所抱着的都弄污秽了!”

但丁是近代早期反对宗教的人文主义者。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宋海上丝绸之路产生的影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丝绸之路与19世纪期的世界市场的区别。

 

查看答案

欧共体成员国签署《单一欧洲协定》,旨在实现“没有疆界的欧洲”,即消除抑制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自由贸易的壁垒。该协定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一座拒绝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这表明当时欧共体

A. 设置贸易璧垒遭到美国反对

B. 推进一体化与美国形成竞争

C. 违背美国追求的全球化目标

D. 挑战美国霸权动摇两极格局

 

查看答案

下列所示为1913-1939年英、德、美、苏经济发展数据曲线图。其中指代德国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吏治澄清法》规定,凡接受皇家薪资及年金的官吏,除各部部长和委员外,均不得为议会的下议员。这说明英国

A. 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B. 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C. 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

D. 国王与议会矛盾激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