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A. 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 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 肯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D. 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选拔严助、主父偃等人,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入皇宫,接受皇帝垂询参与大政。汉武帝这样做的结果是
A. 解决了王国问题 B. 削弱了丞相权力
C. 确立了察举制 D.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此大臣
A. 主张郡县制 B. 主张分封制
C. 主张郡国并行 D. 主张皇帝制
“(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秦朝驰道的修建
A. 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 B. 有效地扩展了统治疆域
C. 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 D. 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汉书·百官公卿表》说:“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百官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的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九卿
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注:秦汉时爵位名,列为第五级)、不更、簪褭、上造、公士(注:秦汉时爵位名,列为第一级)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这道题反映的古代中国社会的特点是
A. 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 B. 古代数学严密的逻辑体系
C. 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 D. 礼制渗透于社会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