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多数篇章是孔子弟子的作品,其中写道:“君天下曰天子。”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写道:“皇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以上两种对“天子”的说法( )
A. 都具有浓厚的君主专制主义的色彩
B. 都反映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C. 都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的思想
D. 都反映了君主是最高统治者的思想
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州县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从以上的地方行政变化过程中,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地方行政建制不断变化,不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伴随历史的发展
C. 古代王朝的中央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强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就此推断画横线处的内容是
A. 科举制度地主经济
B. 专制皇权商品经济
C. 官僚政治地主经济
D. 封建割据商品经济
唐朝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 科举制是当时人们获得功名禄位的重要途径
B. 唐朝统治者选官依然重视门第出身
C. 参加科举考试已经成为家庭世代沿袭的传统
D. 唐朝时人们普遍看重个人道德修养
清代赵翼认为“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允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回召对承旨遵办,为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由此可见
A.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议会
B. 议政王大臣会议在清朝前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 因为在东北用兵,雍正皇帝时设立了军机处
D. 军机处的设立使清王朝实现了皇权高度集中
乾隆三十八年(1773)将秘密立储制度化。为防止意外,“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并称“建储册立,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该制度
A.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B. 避免了皇族内部权力倾轧,利于政局稳定
C. 摆脱了宗法观念的束缚,有助于选贤任能
D. 有利于排除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加强了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