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贫富...

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也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是

A. 各国税制的改革    B. 土地买卖的加剧

C. 铁犁牛耕的推广    D. 井田制度的瓦解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农业产以也有很人程度提高.但社会贫富差距明显扩大”说明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社会出现较大转型,这主要原因是铁犁牛耕的推广,故C项正确;A是C原因的推动,B和D是C项导致的因素。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发展·铁犁牛耕的推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材料三19世纪中期,中国被迫融入全球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一些变化,所有这些变化,基本上是以外部力量的注入和政治上的不平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长白学刊》2007年05期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4)“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的取得是由于

A. 一五计划的实行    B. 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查看答案

1958年6月12月,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指出,“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的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这反映出

A. 大众传媒传播信息推动社会发展

B. 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科学家的工作热情

C. 科学家的科学成果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D. 经济建设的“左”倾错误正潜滋暗长

 

查看答案

“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这场运动

A. 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

B.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 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D. 极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查看答案

以下对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

②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

③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④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