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继位后,废除唐宋以来的三省制而实行了只设中书省的一省制,并由皇太子挂名担任中书省的长官。此措施
A. 削弱了丞相权力 B. 提高了行政效率
C. 不利于皇权专制 D. 违背了历史潮流
上古时期编修家谱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魏晋时期,编撰家谱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门第;宋代打破官修家谱的禁例,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兴盛。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是
A. 理学占据正统地位 B. 市民阶层逐渐崛起
C. 选官体制发生变革 D. 君主专制有所弱化
唐初,唐太宗命高士廉修《氏族志》,将李唐皇室的李姓列为第一等,外戚次之,山东士族为第三等;宋代的《百家姓》开篇则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将皇室赵姓排在第一位。上述现象不能说明
A. 中国古代社会皇权至上
B. 宗法制仍有影响
C.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 姓氏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
A. 秦汉时期 B. 魏晋时期 C. 唐宋时期 D. 明淸时期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 分封制度的延续 B. 中央集权的削弱
C. 官僚政治的弊端 D. 行政效率的低下
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汉武帝这样做意在
A. 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
B. 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
C. 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
D. 纠正察举制度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