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1913~1928年苏联农业生产对比表,对表格中数据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

下表是1913~1928年苏联农业生产对比表,对表格中数据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

1913年

1922年

1928年

谷物播种面积(百万公顷)

102

72

101

谷物收获量(亿普特)

86

56

73

马(百万头)

36

24

34

牛(百万头)

61

46

66

 

 

A. 赫鲁晓夫的“玉米运动”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

C.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

D. 集体农庄的建立发挥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时间上来看当时苏联正在推行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而非战时共产主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集体农庄的建立是后来斯大林时代的事情,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2年,中央在温州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运动,即“八大王事件”。温州第一批成功的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遭到整肃。这一行动对民众中刚刚涌动的致富热情,无疑是致命一击。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之后,“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这说明

A. 领导人的言行最终决定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B. 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在全国已经基本建立

D. 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查看答案

中国一城一邑,一岁一市之中,有怀一端之事思告白于人而无由遍诉者,常贴墙阴屋角间罗,而致之不可枚举。然多旋贴旋扯,往往十无一二经人之眼者,……盖有新闻纸出,而民之情不至拥于上闻矣。材料揭示了

A. 城市民众诉求的变化    B. 报纸报道贴近民众生活

C. 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D. 报纸成为民众参政的渠道

 

查看答案

女学生周某某,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师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如有与某某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下列选项与材料相符的有P324

①婚姻自由被广泛认可

②年轻人思想不断解放

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被摒弃

④近代西方自由思想影响国人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1962年到1965年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也有了自留地,一些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A. 农村中“左”倾错误部分得到纠正    B.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 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D. 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核心是商业

 

查看答案

1953年教育部准备送往苏联的留学生1100名,其中财经系统650名。在留学生派出计划之外,中央财经委还拟选派500—600名实习生。这一现象最能印证新中国成立初期

A. 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

B. “一五计划”借鉴苏联经验

C. 中国留学生方向全部是苏联

D.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确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