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
A. 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
B. 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C. 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
D. 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
“没有比不好对付的群众更愚蠢和横暴无礼的了。把我们自己从一个暴君横暴无礼的统治之下拯救出来,却又用它来换取那肆无忌惮的人民大众的专擅,那是不能容忍的事情。”这段材料揭示了雅典民主的:( )
A. 狭隘性 B. 排他性 C. 盲目性 D. 阶级性
邓小平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符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针对的是两极格局逐渐解体的国际环境变化
③“韬光养晦”指的是专注国内发展、少参与国际事务
④“有所作为”主要表现为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
A. 结伴而不结盟
B.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缔结同盟关系
D.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突破期,对于这一阶段外交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A. 坚持一个中国是建交的重要原则
B. 民间外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C. 超越了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限制
D. 结伴外交使中国外交更灵活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70年代中国建交高潮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A.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 B. 中美关系的缓和 C.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改革开放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