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央开展了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运动
图1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2 >F1的情况出现于( )
A. 甲午战争后的初期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 南京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D. 解放战争期间
1937年9月至1940年6月,国民政府为转移工业经济的重心实施工业大撤退,致使迁入内地的民营厂矿共计639家,国民政府的兵工厂18家,重庆由此建成为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中国实业史上“工业撤退”的主要作用是
A. 打破日军对沿海地区的资源掠夺 B. 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中国工业格局
C. 西部经济依靠“战争之手”发展 D. 保存了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
银两是明清以来我国通行的货币单位,近代,银元广泛流通,形成银两银元并行流通的局面。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废两改元”,废除了银两,确立了银元本位制,将铸币权改归中央;随后,又于1935年实行了“法币政策”,规定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定为法币。这在当时( )
A. 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 B. 造成严重通货膨胀
C. 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 D. 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下图是一张残缺的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凭证,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 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
B. 民国晚期官僚资本的膨胀
C. 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D. 改革开放时期经济体制改革
甲午战争后,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而其根本则在实业”。1898年,他创办机器纺纱厂,取名“大生”,源自《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反映张謇
A. 托古改制的策略 B. 实业救国的志向 C. 民主共和的追求 D. 节制资本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