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秦朝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三口家庭;汉朝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五口之家。这一变化说明
A. 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 B. 人头税的废除影响家庭规模
C. 牛耕技术支配家庭的规模 D. 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傅吾康是一位曾经长期在中国居住的西方学者。他在一部著作中这样描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段中国历史:“统一战线的口号首先克服了一切中国国内的纠纷。国民党监狱中所有的因共产主义而被拘禁的人都释放了出来,其他逃亡到国外的人也回国为民族事业而听从分配。”这段历史应该在
A. 1931年前后 B. 1937年前后 C. 1945年前后 D. 1949年前后
明清(前期)时期的科技文化大多反映了商品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衰落的时代特征,下列事实并不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A. 黄宗羲:“为天下之人害者,君而已矣!”
B. 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 宋应星:“此书(按:《天下开物》)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D. 明末,一官员奏:“蜀昔有沃野之称……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西汉建立前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农业税征收比例曾低至1/30,虽然促成了工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但又远远不能满足王朝财政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此后西汉政府
A. 提高农业税和商业税比例 B. 大量裁减政府机构和人员
C. 加强了对经济资源的垄断 D. 严厉打击囤积居奇货的商人
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曾说,“一个奇怪的事实是:这个新文化的某些最热心的提倡者是最虔诚地敬上帝的人乃至是禁欲主义者……所有这些倾向的结果就是: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院有意识地以调和古代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作为它的目标,这是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绿洲。”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
A. 主张信仰得救,倡导王权至上
B. 追求民主法治,反对禁欲苦行
C. 体现新旧交融,彰显人性价值
D. 抨击君主专制,提倡信仰自由
18至19世纪,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他们谋求一种隐喻,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类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这些作品主要表达
A. 对科学发展的期盼 B. 对理性社会的追求
C. 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D. 对自然风光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