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1年7月18日,斯大林在致丘吉尔的电报中,提出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开辟反希特勒的新战场。7月21日丘吉尔在回信中拒绝了。当1942年7月英美暂时搁置登陆西欧的“痛击”计划时,斯大林迫于苏德战场的紧急形势和对盟军军备物资的需求,只好接受这个既成事实。当1943年5月“三叉戟”会议上和8月魁北克会议上,英美决定进攻西西里,斯大林为第二战场的再次延迟而愤怒了。本来就不太好的英美与苏联的关系现在变得更加恶化,于是,斯大林把驻华盛顿大使李维诺夫和驻伦敦大使麦斯基分别召回了苏联国内。这时候,盟国关系中出现了一种恐慌的局面。英美与苏之间是一种非零和的共生互利关系,美英武装部队最终于1944年6月6日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并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三大国的结盟也维持到击败法西斯德国和日本。
——摘编自臧春华《浅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941—1943年期间英美与苏联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曲折性的认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武帝下令郡国铸五铢钱,中央与地方分享铸币权,而且重如其文,币面价值与实际质量相符。法令规定五铢钱“周廓其质,令不可磨取熔”,防止盗铸。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为避免伪钱泛滥影响国家的税赋收入,汉武帝进行币制改革。因为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非赤侧不得行”。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悉令郡国毋铸钱”,废除了景帝以来的郡国铸币制度,规定“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只能由中央政府下属机构,即水衡都尉属下的钟官、均输、辨铜三官铸造货币。据《盐铁论》记载,“币数易而民益疑,于是废天下诸钱”,强制推行三官钱;而且武帝将铸币的铜材由中央统制起来,提高铸造工艺的难度,“民之盗铸益少,计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之”,因而基本防止了盗铸。
——摘编自《汉武帝时期的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进行币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措施并说明其社会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和平始终是我们心中一个不灭的梦想,只有一代又一代人为之不懈地努力,创造出一个和平的环境,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青少年应当成为和平的使者,关爱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最近某市举办“‘二战’后和平与战争”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
请回答:(1)展览一:二战和海湾战争
下表是展览中对这二次战争的介绍,作为组织者,请你填充表格中空白部分的内容。
| 二战 | 海湾战争 |
根本原因 |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维护在中东的利益 |
特点 |
| ① |
性质 | ② |
|
战争损耗 | 死亡5500万,总损害价值4万亿美元 | 美国直接战争费用600亿元 |
(2)展览二: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
以下是展览图片节选:
作为讲解员,请你参照图片向参观者叙述人类争取和平的行动。要求语言简洁。
(3)展览三:展望未来,关注和平
以下是展览的结束语:进入21世纪,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尽管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也不断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汇成了时代潮流。
作为解说员,请你简要说明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有哪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洛克提出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被统治者的同意以来,这一原则一直被西方政治学界奉为圭臬。在国家问题上,美国政治承认国家存在的必要性,但把国家看作人类过一种共同的、有秩序的生活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为了将这种必要的代价限定在较小程度,美国政治致力于限制国家的权利和职能。“限制的途径有两种:第一,以分权的方式造成国家权利机构之间的内部制衡,从而防止出现专断权利;第二,限制国家权利的活动空间,强调个人与公民社会的权利。”简言之,就是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宪政体制,同时使政府的权力向社会扩散。限制国家权利的种种措施又反过来成为政府决策效率不高的制度基础。
——《美国政府与政治》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主制度构想与西方国家的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
④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
(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
(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对比以下两幅德国地图,与德国疆域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A. 德国的复仇情绪 B. 德国的外交讹诈 C. 英法的绥靖纵容 D. 美国的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