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与文告中的“这次会议”直接相关的是
A. 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达成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
C. 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D. 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 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来参加某次会议时说:“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这次会议是
A. 1945年重庆谈判 B. 1954年日内瓦会议
C. 1955年万隆会议 D. 1971年联合国大会
图是美国大众性期刊《时代周刊》1972年某期的一幅封面画,画中文字意为“为了和平去北京”,画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对此封面画所含历史背景信息说明正确的是
A. 中美结束对抗符合世界各国愿望
B. 美国迫于形势变化放弃“冷战”思维
C. 美国舆论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注
D. 主流民意深刻影响了美国对外政策
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 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 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 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 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适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些世界甚不相同。”在这里,该学者强调
A. 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
B.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相互借鉴
D. 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