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图6反映的是1956年—1965 年间我国( ) A. 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

6反映的是1956—1965 年间我国(    )

A. 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 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C. 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 石油生产的就本状况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为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历史阶段的概括辨析能力。从题中所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是十年探索时期。建国后由于把重工业放在首位,煤炭、钢铁、石油的发展呈上升趋势。粮食生产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带来了危害,1958年的“三面红旗”使农业生产开始受到一定的影响,再加上苏联因素、自然因素,1959—1961出现了三年困难,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开始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农业生产有所恢复。依据图中所示曲线可知其产量自1958年开始下降,1960年开始逐渐上升,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9-1961年是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泛滥,工农业比例失调加剧,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由此可以判断图中曲线描述的是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因此,正确答案为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材料二: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我国农村的改革。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具体是指什么?

(2)从材料二中图1、图2提供的信息看,当时在农村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为什么不能促进农业的发展?

(3)从材料二中图3、图4提供的信息看,当时在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其实质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

材料二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简表(单位:家)

地区

工厂数

地区

工厂数

地区

工厂数

江苏、上海

155

直隶、京津

455

陕西

3

浙江

42

山东

31

甘肃

1

福建

20

奉天

19

广西

1

广东

33

湖北

19

其他地区

3

 

 

——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处的阶段。指出材料一和二所处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特点。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前途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二:《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三: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

——《商鞅变法》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

(3)材料三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

A. 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 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 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 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查看答案

“举头铁索(铁线)路行空(横空),电气能收夺开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诗中所赞叹的是

A. 高架铁路    B. 化学工业    C. 电报电话    D. 火车的发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